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学做昆虫收藏家 千奇百怪说甲虫 昆虫知识ABC 色彩斑斓话蝶蛾 奇闻逸事共欣赏 昆虫学的教学与研究
 
昆虫博物馆 > 千奇百怪说甲虫 > 角长力大的天牛 > 锯树郎

桃树之患——桃红颈天牛与桃黄颈天牛

      
  桃红颈天牛国内分布遍及各省,国外分布于朝鲜、前苏联。是桃树的主要害虫,南方的梅、梅、樱桃、苹果、杏和北方的梨、杏也受害颇重。

  成虫 有两种色型:一种是身体黑色发亮和前胸棕红色的“红颈型”,另一种是全体黑色发亮的“黑颈”型。据初步了解,福建、湖北有“红颈”和“黑颈”两型的个体,而长江以北如山西、河北等地只见有“红颈”个体。成虫体长约28-37毫米,体黑色发亮,前胸背面大部分为光亮的棕红色或完全黑色。头黑色,腹面有许多横皱,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。触角蓝紫色,基部两侧各有一叶状突起。前胸两侧各有刺突一个,背面有4个瘤突。鞘翅表面光滑,基部较前胸为宽,后端较狭。雄虫身体比雌虫小,前胸腹面密布刻点,触角超过虫体5节;雌虫前胸腹面有许多横皱,触角超过虫体两节。
   卵圆形,乳白色,长约6-7毫米。 
 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42-52毫米,乳白色,前胸较宽广。身体前半部各节略呈扁长方形,后半部稍呈圆筒形,体两侧密生黄棕色细毛。前胸背板前半部横列4个黄褐色斑块,背面的两个各呈横长方形,前缘中央有凹缺,后半部背面谈色,有纵皱纹;位于两侧的黄褐色斑块略呈三角形。胴部各节的背面和腹面都稍微隆起,并有横皱纹。
   体长35毫米左右,初为乳白色,后渐变为黄褐色。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。 

  生物学特性 此虫一般二年(少数三年)发生l代,以幼龄幼虫(第1年)和老熟幼虫(第2年)越冬。成虫于5-8月间出现;各地成虫出现期自南至北依次推迟。福建和南方各省于5月下旬成虫盛见;湖北于6月上中旬成虫出现最多;成虫终见期在7月上旬。河北成虫于7月上中旬盛见;山东成虫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出现;北京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。

  成虫羽化后在树干蛀道中停留3-5天后外出活动。雌成虫遇惊扰即行飞逃,雄成虫则多走避或自树上坠下,落入草中。成虫外出活动2-3天后开始交尾产卵。常见成虫于午间在枝条上栖息或交尾。卵产在枝干树皮缝隙中。幼壮树仅主干上有裂缝,老树主干和主枝基部都有裂缝可以产卵。一般近土面35厘米以内树干产卵最多,产卵期5-7天。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去。

  卵经过7-8天孵化为幼虫,幼虫孵出后向下蛀食韧皮部,当年生长至6-10毫米,就在此皮层中越冬。次年春天幼虫恢复活动,继续向下由皮层逐渐蛀食至木质部表层,先形成短浅的椭圆形蛀道,中部凹陷;至夏天体长30毫米左右时,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质部深处,蛀道不规则,入冬成长的幼虫即在此蛀道中越冬。第3年春继续蛀害,4-6月幼虫老熟时用分泌物沾结木屑在蛀道内作室化蛹。幼虫期历时约一年又11个月。蛹室在蛀道的末端,成长幼虫越冬前就做好了通向外界的羽化孔,未羽化外出前,孔外树皮仍保持完好。幼虫由上而下蛀食,在树干中蛀成弯曲无规则的孔道。蛀道可到达主干地面下2-3寸。幼虫一生钻蛀隧道全长约50-60厘米。在树干的蛀孔外及地面上常大量堆积有排出的红褐色粪屑。受害严重的树干中空,树势衰弱,以致枯死。

  防治方法 成虫出现期(5-7月)在一个果园一般不超过10余天,并且比较整齐,在此期间捕打成虫,收效较大。河北怀来县群众发现,桃红颈天牛12一13时从树冠下到树干基部,群集休息,可以捕捉,连续数天,基本可以控制为害。

  桃黄颈天牛专门蛀食桃树,它与桃红颈天牛的区别就在于该种的前胸背面为黄色,足末端也为黄色。
      

[上一页][下一页]